表演藝術新未來的討論,於 109 年 4 月 30 日舉辦第二場,由文策院丁曉菁董事長邀請表演藝術聯盟林佳鋒理事長(以下簡稱表盟林理事長)、Funique 鄭卜元執行長(以下簡稱 Funique 鄭執行長)、舞蹈家黃翊、音樂家柯智豪、Dimension Plus 蔡宏賢創意總監(以下簡稱 Dimension Plus 蔡總監)、臺灣聲響實驗室林經堯主持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李玲副總(以下簡稱宏達電李副總)、狠主流多媒體周東彥總監(以下簡稱狠主流周總監)、藝術家黃偉軒、河床劇團葉素伶製作人、黑眼睛跨劇團鴻鴻總監(黑眼睛鴻鴻總監),前來探討未來表演藝術新時代,如何透過科技引領產業轉型,以及隨著新科技的產生,更多不同的形式、技術與手法,藝術家如何將文化轉譯成為作品呈現給觀眾。
內容生成,人才育成
科技日新月異,從 2007 年起,科技藝術就不再只是口號,豪華朗機工、黃翊與庫卡(Kuka)、蘇文琪、蔡伯璋、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蹈空間等,都在此領域多所著墨,同時近年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廣藝基金會、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科技媒體實驗平台,均對科技藝術的人才培育、交流推廣持續扎根;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更是以「科技」為主軸,辦理「臺灣國際藝術節 TIFA」,持續探討科技與表演藝藝術的關係。
正當線上串流平台興起,科技藝術打破創作的限制,甚至成為一種創作的元素或是溝通的語彙,究竟如何與民眾互動,產生溝通或是引起更大的消費市場。在本次會議中,各位與會者,皆分享了科技與劇場結合的前瞻觀察,作為後續政策或計畫推動參考;今年 5G 在年中搶著上線,而表演藝術在疫情過去以後,在可見的未來,又該如何運用 5G 與科技,打造更多「新科技」內容,值得我們想像。
科技雖然給予創作者無限機會,但過去科技與藝術的合作平台不足,多數透過小型團隊長期摸索,找到工作或創作的形式,才有機會找到破口,切入科技與表演藝術的合作。
幾個對此有經驗的藝術家,例如狠主流周總監談到:「比起聚焦在科技的可能性,也可以換個角度,去體驗它的限制性。建議可以先從小規模(的實驗)開始。」河床劇團葉素伶也希望透過工作坊小型的工作創作教學課程,以實驗性的方式,深度探討科技的可能性、限制性與發展性等面向。
表盟林理事長談到:「(我們)需要回歸創意本質,建議把創作人、編創類型的藝術家們,更有系統的培養跟訓練養成。可以從業界或是競賽當中挖掘人才,將其整合,做大規模的訓練,後續再輔以對應的資源。」表盟認為公部門能帶領更多年輕創作者,透過科技創作等輔導措施,訓練人才,才是當務之急。
從 NT Live 走向新科技思維 今年疫情導致表演藝術受到強烈衝擊,劇場無法開門,觀眾無法進劇場看節目。取而代之的是線上服務的興起,不止線上購物、線上點餐,線上影音平台也隨之興起,業績水漲船高。而大家熟知的 NT(National Theatre)Live 自 2009 年於英國倫敦創立,2016 年引進台灣,透過高畫質、多視角、超越劇場視角的完整拍攝,再透過精密的剪輯與行銷策略,為目前國際市場上絕無僅有,且具有商業模式的高品質文化內容。這二個月為因應疫情,NT Live 提供免費線上欣賞,共計 10 部作品,在 90 個國家,創下超過 1,200 萬次的點擊率。
黑眼睛鴻鴻總監分享了對 NT Live 的長期觀察:「NT Live 除了擁有龐大的資金,也是因為他們很多製作,本來就涉及錄影。反觀台灣,有些作品適合這樣拍攝,但也需要像拍電影一樣精密的規劃,而這會需要另外的經費跟人,長時間的跟團、執行。」
狠主流周總監也回應:「時間,是影響拍攝精緻度的關鍵,並不是擁有好的技術設備,就可以成為下一個 NT Live,(台灣) 團隊需要具備這樣的認知。」總結兩人的意見,台灣的環境、是否能讓劇場工作者,花時間與專業團隊長時間在劇場工作,完成一部線上作品,才是能不能生產如 NT Live 成功線上作品的關鍵。此外,有沒有好文本,好的創作團隊,演員值得另外花費大量時間、經費將此作品錄製、剪輯,並投入大量行銷資源,是台灣劇場界的基本問題。
Funique 鄭執行長也同意內容是王道,他表示:「內容才是 IP 的核心,既然台灣已經擁有技術,就可以結合資金,主導內容,將結果放置於 OTT 平台上,讓國際看見台灣。」
編舞家黃翊談到:「未來還是需要透過 IP,搭配科技的運用,才有機會走入下一個時代的科技藝術,期待由文策院開創更多機會,培養更多超級 IP。」創作文本之前,也需要更熟悉未來創作的形式,不只是科技人投入藝術,而藝術人更應該接近科技。Dimension Plus 蔡總監建議可以從科幻文本,萃取更多精華,並且揮別過去以娛樂範疇的內容思考,納入與生活的連結。黃翊更建議藝文與科技合作的可能。並透過產業界、學術界雙管合作,以各自的資源挹注在科技藝術的發展上,培養熟悉 AI、VR、AR 或影像的創作者,甚至透過國外資源協助藝術家,探索更具未來的科技藝術思維。
科技引動,從產業鍊開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科技對表演藝術的創作來說,絕非單純減低成本、降低人力等「功能性」角色,對此,與會人員也提供了他們的想法。 表盟林理事長談到:「科技是成就表演創新過程的手段,期待更多創新科技導入表演藝術」。台灣聲響實驗室林經堯主持人談到:「台灣從 1990 開始就有人在實驗新的科技媒材,但大部分是單打獨鬥。而我們需要的是團體戰,滾動式耕耘這個領域。表演藝術導入 5G 應用之後,需要以一個產業鏈的角度來思考,這也包含了多層次的串接。」從過去 AR、VR 到前幾年興起的 AI,到今年即將上路的 5G,大多集中於科技產業的應用,鮮少將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兩位期許相關的育成計畫,應提早從創作切入,幫助藝術家認識不同的創作媒介。
與會者也分享了幾個業界相關的內容孵育計畫,例如宏達電的 Vive Art,以線上虛擬實境,從視覺切入,打造全然不同的欣賞體驗,創造了跨地區、跨國界與時空的展覽形式;2018 年此計畫與金馬影展合作,共同推出了一部 VR 虛擬實境電影《5x1》,5 部短片,各自以「電影才是主角」為主題拍攝,運用 VR 技術重新詮釋與理解「電影」與「VR」的關係;電玩遊戲著名的 2020 年 Steam 平台上大紅的 VR 互動遊戲《戰慄時空:艾莉克絲》(Half Life Alyx),揮別過去射擊遊戲的單向體驗,以 VR 虛擬實境,塑造出全新層次的視覺、聲音效果和互動體驗,被譽為VR的「殺手級運用」。宏達電李副理另舉了一個例子,以法國編舞家布蘭卡‧李為例,從過去以與機器人共舞之作品《跳吧!! Robot》,發展至今將 VR 與芭蕾融合,讓觀賞者可以線上學跳芭蕾。
Dimension Plus 蔡總監以法國光雕技術為例,談到發展科技藝術之前,必先投入軟體研究,並將其培養成為產業模式;從產業鏈出發的全面思維,以內容主導 IP 發展與多元運用製作,再加入行銷拓展,才有機會殺出重圍。
未來的挑戰
面對科技與表演藝術未來的發展,台灣團隊其實早就介入,並且各自以自己的想像,開發內容。但這個領域,仍仰賴更多資源、教育、連結與產業的嫁接,才有機會建立商業模式,讓產業更佳蓬勃。狠主流周總監建議,應改變過去硬體為先、軟體殿後的思維,可以減少硬體的採購,從軟體開始培養人才;而如果需要建設硬體,河床葉素伶也建議應從內容與需求著手,減少外觀設計的投入,才有機會發展更多內容的可能性。
而建立商業模式,需要多管齊下,表盟林理事長表示,商業模式應從了解觀眾需求,從消費端啟動改革,讓內容更多元,更具競爭力。
表演藝術數位轉型焦點諮詢會(下):表演藝術新未來
2020-04-30
產業諮詢會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