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文化內容策進院 TAICCA X OPENBOOK 閱讀誌 共同合作企劃】 作者:Openbook 編輯部
張國立改編尹清楓案真實事件,打造橫跨歐亞、結合料理的推理小說《炒飯狙擊手》,2019 年初出版後,至今已賣出荷、德、英、法、俄五種語言版權,甚至已有國內外製作公司對影視版權展現高度興趣,為臺灣出版業少見先向歐美主流語種市場輸出成功的案例。
為什麼《炒飯狙擊手》能獲得歐美出版商的青睞?本文訪問到買下德文版權的 Droemer Knaur 出版社推理編輯卡洛琳・格瑞爾(Carolin Graehl),以及代理本書版權的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負責人譚光磊,從售出德語版權的幕後故事,一窺臺書外譯的機會和挑戰。
圖說,左起:《炒飯狙擊手》中文、英文、荷蘭版,圖片提供:OPENBOOK。
德國圖書翻譯概況
以市場規模而言,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出版市場。除了出版業總產值高之外,新書出版量也高,2019 年出版圖書達 70,395 種,幾乎是臺灣同年出版量的兩倍。此外,德文出版商也持續引進優秀的外語作品,自 2004 年以來,新出版的翻譯書占新書總數比大致呈現成長趨勢,近十年來都維持在 13-14% 左右。相比之下,美國每年新出版的翻譯書比例僅占 3%。
在德國,翻譯書的輸入語種一向以英文為大宗,2018、2019 年更有超過六成的翻譯書譯自英文,其次為法文和日文,均各占一成左右,其他前十名語種則都為歐洲國家使用的語言(Börsenblatt, 2020)。若以文類來看,翻譯書的前三名分別為文學(36.3%)、漫畫(20.4%)和童書及青少年文學(16.6%)。
臺書德譯現況
20、21 世紀之交,曾有一小批臺灣書籍在德國出版,如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等。不過近年譯成德文出版的臺灣作品並不多,且散見於不同出版社。
近 5 年譯介成德語的作品包括:
- 王定國《敵人的櫻花》(Arche Verlag)
- 邱妙津《鱷魚手記》(Ulrike Helmer Verlag
- 楊牧《長短歌行》(Iudicium)
- 張國立《炒飯狙擊手》(Droemer Knaur)
- 61Chi《少女與食夢貘》(Chinabooks*)
- 老培《台灣之胱》(Chinabooks)
- 幾米《地下鐵》、《時光電影院》、《藍石頭》、《星空》(Chinabooks)
- 鄭問《始皇》、《東周英雄傳》1-3冊(Chinabooks)
- 阮光民《東華春理髮廳》(Chinabooks)
最近傳出的捷報是:柏林的知名獨立出版社 Matthes-Seitz 即將出版吳明益《複眼人》,以及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平裝版和《蒙馬特遺書》,臺灣文學已漸漸走入德文出版市場。
圖說,左上至右下:德文版《敵人的櫻花》、《長短歌行》、《少女與食夢貘》、《台灣之胱》、《地下鐵》、《時光電影院》、《藍石頭》、《星空》、《始皇》、《東周英雄傳》、《東華春理髮廳》,圖片提供:OPENBOOK。
其中的 Chinabooks 華瑞圖書網值得一提。該公司是位於瑞士、完全獨資的漢語教材和漫畫出版社,出版作品來自兩岸三地,曾於 2018 年參加金漫獎典禮和版權媒合會,也是 2019 年牽線讓臺灣成為慕尼黑漫畫節(Comic Festival München)主題國的重要推手。自 2015 年起,Chinabooks 陸續出版鄭問、小莊、61Chi、老培等漫畫家的作品以及幾米的多種繪本。由於 Chinabooks 以語言教育為目的,有些作品會製作成德漢雙語的繁體或簡體版。
Droemer Knaur 出版社
買下《炒飯狙擊手》德國版權的 Droemer Knaur 是位於慕尼黑的老牌主流出版集團,今年將邁入 175 歲。該公司目前旗下分七大書系,出版書籍包括推理驚悚、歷史小說、羅曼史等大眾取向的類型小說,以及成長勵志、生活風格、健康養生等非小說,是兼具純文學和娛樂性大眾文學的綜合性出版集團。
Droemer Knaur 旗下有多位知名推理驚悚作家,包括有「德國史蒂芬.金」之稱的驚悚天王瑟巴斯提昂・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美國推理天王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以及暢銷殺人魔法醫影集《德克斯特》原作傑夫・林賽(Jeff Lindsay)等。
Droemer Knaur 編輯格瑞爾從純文學轉到推理小說領域,擁有二十幾年編輯資歷。問及在競爭激烈的德國推理市場,哪些作品比較可能脫穎而出?格瑞爾表示,過去幾年來,心理驚悚和善於營造氛圍的懸疑小說蔚為風潮,但就她個人觀察,當前市場一方面逐漸政治化,另一方面也出現了愈來愈多「舒適推理」*的作品。
*舒適推理(Cozy Mystery,又稱 Cozies)是一種推理子類型,破案主角通常為業餘偵探或解謎愛好者,故事場景發生在平凡無奇的小鎮,結局注重解謎和伸張正義,較少暴力或腥羶色的描寫。
版代推書:書探牽線,故事新穎、英譯稿、系列作成賣點
《炒飯狙擊手》成功打進歐美市場,要從 2019 年 3 月的倫敦書展說起。當時譚光磊開始陸續向國際出版人介紹此書,到了秋季法蘭克福書展前,更已準備好全書英文譯稿,發給先前替他賣出《82 年生的金智英》的歐洲書探,交由他們向歐洲出版商推書,這也是德國編輯格瑞爾在法蘭克福書展聽聞本書的契機。
格瑞爾私心喜歡帶有幽默感的推理小說,當下就被《炒飯狙擊手》的書名和設定吸引。格瑞爾表示,狙擊手主角年輕、沉著冷靜,又是料理好手,充滿魅力,是她當時發現最有趣的懸疑小說之一。
不過,像Droemer Knaur這種老牌大出版社,旗下穩定出書的作者眾多,出版計畫往往已排到好幾年後,只有非常少的名額給新作者。格瑞爾說,一般考慮新作者時會希望保持實驗彈性,不希望版代硬推或競標過程須一次簽下多本版權。但如果一開始就告知是系列作並附上系列大綱,他們也會傾向直接簽兩本,《炒飯狙擊手》就是這種情況。
不過,當時早已有其他德國出版社向光磊國際報價,格瑞爾頓時得面對競標的時間壓力,拿到英譯稿後必須立即決定報價。
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負責人譚光磊,圖片提供:OPENBOOK。
買下版權:亞洲推理潮流鋪路,但受眾需求仍是關鍵
格瑞爾一直在尋找題材新穎、手法充滿原創性的作品,但身為以娛樂為目的的主流出版商,改變路線或挑戰讀者口味可能很冒險。不過她也觀察到,德國最近確實出現一股亞洲推理的潮流,例如日本的東野圭吾和橫山秀夫、南韓金彥洙、香港陳浩基等,都已進入德國書市。
最後讓格瑞爾決定買下《炒飯狙擊手》的關鍵,在於這本書娛樂性和資訊性兼備,可吸引不同的受眾。她認為,張國立不僅能讓一般讀者盡情享受情節的峰迴路轉,更能滿足對異地文化感興趣的「深度」讀者。
圖片提供:OPENBOOK。
當被問到未來有沒有打算出版其他亞洲作品時,格瑞爾不諱言:「只要這本做出好成績,當然會去找更多亞洲作家的作品。」這點正與譚光磊的觀察不謀而合——在德國市場成功的亞洲作品,可能會成為其他亞洲作家的入場門票。譬如韓江的《素食者》、村田沙耶香《便利店人間》、趙南柱《82 年生的金智英》等亞洲女性書寫近年陸續受到德國讀者關注,而橫山秀夫《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和陳浩基《13・67》在德國出版,都可算是《炒飯狙擊手》售出德文版權的幕後推手。
版權交易後的編輯製作:找到語言和文化的橋樑
推廣臺書外譯時,第一難在尋找懂中文的譯者,第二難在不確定書中較在地的內容和文化,是否能為外國讀者理解。 以德國為例,中文並不是前幾大譯入語,相對來說也較難找到譯者,《炒飯狙擊手》德文版是取得授權,可直接從光磊國際提供的全書英譯稿進行轉譯,省下另外尋找德中譯者的時間。但如此一來,德文譯者與中文原文之間隔了一層,翻譯時仍須向英文譯者和版代確認細節。
另一方面,格瑞爾提到,她從瑞士版權代理朋友處得知臺灣文化部的翻譯出版獎勵計畫,只是2019年未及申請,未來若有其他出版臺灣作者的計畫,相信這會是極大助益。 格瑞爾並不諱言,在大眾驚悚類型中,出版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絕對是一項挑戰,「對某些讀者來說,光是作者的名字可能就看起來很陌生。」至於《炒飯狙擊手》書中提及的臺灣政治環境和事件,格瑞爾並不擔心有文化隔閡:「書中已經把政治背景交代得很清楚,歐洲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不過我也打算比照英譯稿,加段落說明本書改編自真實事件。」
此外,《炒飯狙擊手》的場景設定橫跨歐亞,如同兩塊大陸的橋梁,「德國讀者會了解臺灣警察如何辦案,軍方有何陰謀,但同時也會發現警探間互開玩笑的方式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在小說裡,英、美或德國警探講話的方式也差不多。」
臺書外譯的機會與挑戰
從德文版編輯格瑞爾和版代譚光磊的訪談中可以發現,《炒飯狙擊手》的成功憑實力,也憑運氣。碰到品味相投、想法靈活的編輯是好運,不過更重要的是作品和作者本身,例如張國立憑自己對義大利的熟悉度,寫起當地場景毫不陌生。此外,版代的準備和人脈也是重要的關鍵。例如譚光磊一句福至心靈的「Jason Bourne meets John McClane」,便讓熟悉警探電影的歐美市場,立即對《炒飯狙擊手》的兩位主角有了具體的想像。
事實上,2019 年法蘭克福書展期間,《炒飯狙擊手》的續集還只是張國立腦中的一個點子。因為德國出版社表示極高的興趣,張國立得知後,當晚馬上寫出兩頁大綱,光磊國際也立刻英譯並傳給國外,德國方非常滿意,很快就給出兩本書的報價。接下來,法國出版社同樣直接給出兩本報價,這也讓《炒飯狙擊手》的成功再添一筆——還在概念階段就賣出續集版權,臺書過往在歐美幾乎沒有這種紀錄,尤其是大眾小說。
作家張國立,圖片提供:張國立。
在歐美市場,「亞洲」被視為一個內部同質區域的現象,有時候也許會讓外國出版商與合適的作品擦身而過。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機會,只要有好的亞洲作品打入市場,形同為後續的作品鋪路。而作品的特色,則有賴書探和版代打通熟悉的目標市場。
譚光磊也觀察到,歐洲各國出版商關係緊密,類型和品味相似的出版人常常「揪團」買版權。這些出版商後續還可共同分攤印刷或外國作者的宣傳費用,多國同步出版也能同時壯大打書聲勢,這都是臺台灣出版商與外國出版人洽談時,可切入借力的角度。
在國際市場上,一直強調臺灣特色不一定適合,而是需要「類比的座標」和清楚的定位,找到共通點,透過出版人和國際版權人一步步搭起橋梁,讓臺灣作品走進去。
撰稿:Sway/責任編輯:周月英、吳致良、陳愷昀/視覺:林鈺馨
系列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