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會議時間:113年9月26日(四)下午2:30-4:30
貳、會議地點:本院103會議室
參、會議主席:胡婷俐副院長
肆、與會人員:
- 外部委員:黃曉玫委員、戴天易委員、陳盈紡委員、李美儀委員、湯宗霖委員、李景白委員。
- 院內代表:胡婷俐副院長、策略研究處林喜雯處長、康惠娟組長;內容策進處蘇韋菁處長、胡清雅組長等職。
伍、諮詢會議紀錄
(一)內容製作:新形態綜藝內容開發與製作
- 臺灣業者近年積極進行跨國合資合製:
- 尤其在亞洲區域內透過跨國合資合製,有助於開發市場和拓展觀眾來源。然而綜藝節目本身在國際市場上並不是那麼容易打入的類型,所以策略上傾向以能引起文化共鳴、減少語言隔閡的內容主題如運動競賽、夜市文化等進行開發合製。除了擴大資金來源,也牽起跨國的娛樂影視產業人脈和在地拍攝技術資源。
- 新型態大型綜藝節目在內容企劃和製作規格近年顯著提高:
- 以實境節目為例,實境節目並不是紀錄片或側錄,在製作前期需要長時間的溝通和準備,它包含節目設計、人設、劇場等,現場製作人和藝人之間的默契配合。許多戲劇的製作人現在也轉來做實境節目,後期團隊也有很多來自戲劇領域的人。
- 日播型節目亦面臨觀眾流失的處境:
- 政府投資大型綜藝節目,培養產業人才投入精緻內容製作,創造國際知名度的目標固然重要;然而,電視台的傳統日播型節目因收視下滑,規模正在縮減,其牽涉許多基層演藝及影視從業人員的生計。建議政府應規劃以多元資源或資金挹注不同規模的綜藝節目,包括高規格的新形態大型綜藝節目及傳統日播型節目,並從個別節目企劃預算規模編列的合理性,評估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
- 非戲劇類(綜藝)節目format的創造及在地版製作:
- 購買受歡迎的國際綜藝節目format是值得考慮的路徑:臺灣在地製作業者多傾向開發原創內容,過去幾乎沒有購買format並進行製作的經驗。但從平台方的角度思考,引入已成功的format進行在地製作,等於是某種票房保證,會增加未來說服平台購買的說服力。從製作端的角度,透過購買國際受歡迎format在地化製作,有助於掌握國際成功節目IP的know-how,也能刺激本土業者以國際觀眾為受眾思考節目內容的規劃與製作。如果臺灣想要成為國際品牌,並在其他亞洲國家甚至歐美市場創造機會,format層次的思考與跨國合作不可避免。
- 透過開發臺灣原創format,創造長銷IP和收入:開發個別原創節目內容、賣版權是單次交易,對於大型綜藝節目的回收十分困難;然而原創format的買賣能夠產生持續收入,它涉及到內容和技術的結合,這是非常複雜且富有價值的。雖然臺灣非常缺少這方面經驗,但還是值得嘗試。
- 節目類型:愛情、情感類的實境節目在全球市場都很受歡迎,或許各地風俗民情不同,但已經是國際市場製作經驗豐富的節目類型,於南韓、東南亞地區都有案例。很多製作團隊擔心的風險,可以透過前期選角和製作團隊與出演者縝密的溝通,來避免後續輿論和負面效果。
(二)對接市場通路:資金投資及海內外市場拓展
- 資金不足及成本回收困難:
- 當臺灣的綜藝節目規格已達到一定的資金規模後,想要再降低規格來拍攝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原創臺灣綜藝節目版權海外銷售不易,而國內的OTT平台購買價格無法提高,導致回收困難。
- 影響力和變現力是不同的,如果想要打造國際影響力,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但如果想要回收成本,就必須控制預算。即便嘗試透過網路延伸節目,雖有成功案例,但在跨國推廣時仍然遇到很多困難。這些節目可能在幾個國家有不錯的排名,但只能維持幾個星期,長尾效應差。
- 電視台現在也在尋找節目內容之平衡,其節目內容要能產生收視率,又能在數位平台上取得流量,實際上是兩者難以兼顧。
- 跨國合製綜藝節目仍需考慮語言限制:舉例而言,韓國的影視市場泡沫化正在發生,促使韓國電視台尋求與臺灣的合作。韓國雖然有流量優勢,但在語言上仍存在隔閡,全韓語的節目在臺灣能否取得高收視率還是未知數。
- OTT平台對於投資和購買非戲劇類(綜藝)節目的考量:
- 非戲劇類節目相較於戲劇節目,長尾效應較差:OTT平台的收入來源包括流量及付費用戶。在流量收入方面,相比戲劇,綜藝的成本效益並不高。即便嘗試透過各種方式來增加多元收益,例如開放置入式廣告和冠名贊助等,目前都尚處摸索的階段,只求在廣告和營收之間達到平衡。近年OTT平台亦嘗試透過招募年輕產業人才投入平台內容製作、行銷及經營管理團隊,試圖貼近年輕觀眾的閱聽及消費偏好,找到更多能將流量轉換為收入的變現策略。
- 戲劇節目能夠吸引更多付費用戶,而綜藝節目則多半受限於即時性的特點,若平台沒有在一開始爭取到首播或至少同步跟播,觀眾很容易轉向盜版觀看管道觀看,使得節目播完後影響力即迅速消失,連帶影響後續版權銷售。
- OTT平台上會收看綜藝節目的觀眾需求和電視觀眾並不相同。OTT平台上的觀眾閱聽需求類型非常明確,對於節目的選擇也更為狹窄,例如只偏好選秀類節目及韓國綜藝節目。
- 國際大型串流平台壟斷通路,對臺灣綜藝節目興趣有限:單靠國際串流平台的資金支持不容易,因為串流平台的採購預算需要在全球各地分配,未必會將所有資金投向臺灣或其他特定國家。
- 臺灣的通路平台缺乏影響力和變現力,加速人才流失:臺灣市場規模較小,又相鄰其他規模巨大的市場,使得優秀的人才容易流失。同類型節目,其他市場的製作方可能擁有臺灣整季製作費的預算,這使得製作方很難說服優秀的人才(無論是演藝人員或是製作技術人才)留在臺灣。
(三)未來配套精進建議
- 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創造臺灣內容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 希望能夠集中跨部會資源,創造能夠改變市場格局的節目,就像一些電視台因為一個節目成功而重新崛起一樣,臺灣市場需要找到這樣的突破點。比如整合科技部、觀光局、文化部等部門資源,讓它們各自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
- 穩定的資金支持對於綜藝節目發展至關重要:
- 製作高品質且具國際規格的綜藝節目成本不亞於電影戲劇,公部門投資或補助支持的數額應按企劃成本務實評估。
- 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創作新IP非常困難。第一季的經驗能幫助製作方更好地製作第二季。現有的補助機制往往只針對創新,但製作方需要的是持續支持。
- 思考更有效的國際市場宣傳模式:
- 除既有的海外參展外,應該積極運用多元策略打開國際對「臺灣」品牌的認識,例如邀請入圍團隊參加行前記者會,或是跟當地電視台的合作,提高臺灣團隊的能見度,讓主創團隊跟隨新聞熱度走向國際。
- 與東北亞市場合作,然後將節目銷往東南亞市場是可以想像的模式;近年東南亞市場值得關注,如越南、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些國家可投入更多拓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