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漫畫創作能量 ──CWT幕後推手鄭文福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凝聚漫畫創作能量 ──CWT幕後推手鄭文福

2022-01-07

撰文/賴柔蒨

攝影/陳佩芸

 

 

 

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同人活動──「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Taiwan,簡稱「CWT」),為潛藏著龐大創作能量的重要園地,舉凡電視劇《神之鄉》原創漫畫家左萱,已推出前導影片的《北城百畫帖》原創漫畫家 AKRU 等人,都是長年參與者,固定在會場擺攤推出新作,和讀者近距離交流。CWT 即將邁入 20 年,主辦人鄭文福多年來隱身幕後,顯少公開露面。

 

採訪團隊坐定後,鄭文福拿出五張印有滿滿文字的 A4 紙,針對每個訪問題目擬定詳答,讓人驚呼這位受訪者的認真。他笑說其實是因為很緊張,自覺不太會說話,所以先把答案寫好──原來,這是他第一次接受正式的面對面訪談。

 

 

 

 

從同人圈外到圈內

 

鄭文福從來不是個愛看漫畫的人,成長期間只曾經在學校看同學帶來的《老夫子》,「那個年代我們都被禁止看漫畫,家庭也不大有機會讓你接觸這些東西。」出生在 1960 年代,循著既定的步調上學、工作,當時因為朋友在新竹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擔任理事長,需要一個懂得使用電腦做文書處理的人,鄭文福因此進入公會兼任總幹事。

 

問他起初對於殯葬業不會有所忌諱嗎?他張大眼睛說:「不會啊!」似乎對這個問題感到訝異。鄭文福是一個生活單純的人,沒有特別的興趣或嗜好,閒暇時間多半宅在家中;這樣的他,對於陌生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少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2001 年,主辦「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CW)已四年多的「捷比漫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營運問題,老闆找來友人鄭文福商討,請他一起參與同年底的同人誌販售會。那年鄭文福 38 歲,第一次接觸同人文化。

 

彼時的社會大眾普遍對「同人誌」一詞相當陌生,有的家長甚至以為這是「同志」相關活動,因此不准小孩參加。鄭文福既非創作者,也非動漫愛好者,以一個圈外人目光看向這個小眾文化,不帶任何偏見,而是感受到參與者的熱情,同好間彼此交流熱絡,會場洋溢著快樂與自由的氣氛。

 

當時捷比公司內負責 CW 業務的兩位員工,對同人文化有著相當的熱情,他們遊說鄭文福,希望他能接手將活動繼續辦下去。被這股熱忱打動,鄭文福決定出資成立「台灣同人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這兩名員工留任繼續籌辦,「結果他們把下一場展覽的時間、場地取消,沒跟我說,人就落跑了。」兩名員工人間蒸發,只剩下毫無策展、辦活動經驗的鄭文福,但都已經收了一、二百個參與社團的攤位費,他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社團無私相挺,走過初期難關

 

他從公司電腦資料裡找出幾個經常參加、較為活躍的社團,主動聯繫對方表達目前的困境。對這些社團來說,同人展是他們唯一能夠齊聚一堂,發表作品、互相交流的平台,聽到活動可能辦不成,即便與鄭文福素不相識,他們仍熱情響應,主動協助。 2002 年 3 月初的 CWT 就在此番艱辛的情境中,靠著社團的鼎力奧援完成,「那場活動搞得我連過年都沒休息,最後能夠成局,現在想來依然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然而,第一場活動就讓他賠了 50 幾萬。社團攤位和觀眾數不夠多,還發現很多人沒買票從側門偷跑進來,讓他十分灰心,「就像你說的,我一開始也不是這個圈子的人,第一場活動就虧這麼多錢⋯⋯」他開始質疑繼續做下去有何意義?

 

雖然 199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同人界能量愈發豐沛, 2000 年初期同人展的數量更大幅增加,但只有「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WT)」(原稱「同人販售會(CW)」)是多年來常態性舉辦,具有一定規模,累積了眾多社團與同好的歸屬與認同,大家對 CWT 懷抱濃濃情感。面對鄭文福的挫折,當時布袋戲同人社團「太陽底下」的一名創作者 SSC 對他說,「如果沒有繼續堅持辦下去,少了這個活動你叫大家以後去哪裡?」

 

這位創作者並不知曉虧錢的事,只是誠懇地向鄭文福表達個人心願,而這番話也觸發他深思。看著這些年紀小自己兩輪的「小孩子們」如此珍視這個場域,盡情在裡面展現創作才能,與同好自在交流,為此他決定再努力看看。

 

鄭文福一邊去大、小場同人活動觀摩,一邊和社團討論活動可以改善的方向,也針對場地進出口做管控,防堵跑票的可能。剛接手時,CWT 的攤位和觀眾數在兩天的活動中呈現明顯落差,鄭文福想舉辦主題活動吸引人潮,於是與 PChome Online、霹靂多媒體等單位合作,推出「2003 Cosplay世紀擂臺賽」網路票選活動,總決賽於 2003 年八月的 CWT 進行,冠軍由如今人稱「Cos大神」的席珍與團隊獲得,她們扮演霹靂布袋戲《封靈島》系列人物,「這應該是臺灣第一場較具規模的 Cosplay 活動。」鄭文福說。

 

 

 

 

成為同人圈裡的「大俠」

 

 


 

 

 

圈內社團通常喊鄭文福一聲鄭先生或鄭大哥,而他另有一個綽號叫「大俠」。

 

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颱風來襲,臺北因災情不嚴重,CWT 如期舉行,但中南部災情慘烈,導致許多社團無法北上參與,當時鄭文福決定退款給所有沒來參加的社團和觀眾,「社團覺得我蠻佛心的吧,以前沒有人這樣做過。我寧願虧錢, 也不願意讓他們白白損失。」後來,同人創作者橘子畫了以鄭文福為主角的漫畫登在 CWT 場刊中,將他描繪為暗中守護 CWT 的「大俠」,稱號不脛而走。

 

 

圖片提供:鄭文福

 

 

 

 

CWT 每年分別在臺北舉辦三場、臺中兩場、高雄三場,長年下來歷經各種突發狀況,遇到批評聲浪時鄭文福難免心情低落,但總有社團對他表達支持,不管是畫個插畫配上鼓勵的字句給他,或是送補品請他保重身體。鄭文福和社團之間累積了革命情感,各方送來的小小溫情凝聚成讓他堅持下去的力量,

 

「我覺得這些人不是單純把我看成一個主辦單位,而好像我們是一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每當心灰意冷時,看到這些關懷和鼓勵的句子就會捨不得,因為有這麼多人依賴這樣一個活動空間,有這樣的活動,他才擁有創作的園地。」

 

大俠當然不只是在辦活動,他走入了同人圈,和社團奠定了友誼。這位比眾人年長許多的鄭大哥,也成為談心的對象。

 

「看漫畫」經常被家長視為不良嗜好,看漫畫妨礙升學,畫漫畫沒出路等觀念存在已久。媒體也曾以負面角度報導同人活動,在在都讓熱愛同人文化的青少年容易面臨被家長反對的情況。只要有機會,鄭文福都願意親自和家長溝通,他通常會請家長直接來現場了解,或許是因為年紀和這些家長相近,彼此較能對話,多位創作者的父母都成功被鄭文福扭轉既有成見,最終能夠認同孩子。

 

如今社會風氣轉變,一些年輕父母可能也是曾經的 CWT 參與者,甚至全家人一起來擺攤,例如漫畫家薪鹽,當年去美國念書時,就由媽媽來擺攤賣女兒的漫畫本。鄭文福回憶起一通印象深刻的電話,來自一位焦急的母親,她忘了在期限內幫孩子匯款付攤位費,拜託主辦單位能通融。

 

「這個媽媽跟我說,她女兒的個性相當封閉,以前從沒主動參與任何活動,直到參加了學校的動漫社,她居然非常積極投入。這次社團要來 CWT 擺攤,她被分配到唯一的工作就是要請媽媽代為匯款租攤位,她說一定不能讓女兒這次就搞砸了。」鄭文福當時聽完後回答:「放心,我怎麼樣都會挪出一個位子給你。」

 

這讓鄭文福對於同人文化有更深刻的體認,「原來這個圈子也是那麼療癒,能讓一個小孩子從封閉的狀態裡跳脫出來。這是外界沒有深入其中,不會了解的一面。」


 

 

 

堅守同人聖地:臺大綜合體育館

 

同人圈今日的規模已非當年能想像。以 CWT 臺北場為例,每場平均八萬人次參與,攤位數從早期幾百攤,至近年約 1300 攤;場地多年來皆為臺大綜合體育館,使用範圍從一樓拓展到如今的一、三、四樓與 B1。但即便已近全館使用,攤位錄取率仍不到一半,實際報名的攤位高達 3000 多個,顯見同人族群的擴大。

 

為何堅守臺大綜合體育館,不另換更大的場地呢?鄭文福表示,因為臺大已然成為臺灣同人展的指標,「就像日本最大的動漫活動 Comiket 都辦在台場一樣」,因此即便有其他租金更為便宜的場地,但鄭文福說,除非校方不租,否則他一定會繼續撐住這個同人聖地。

 

 

圖片提供:鄭文福

 

 

 

 

然而,這個現況背後其實還隱藏著產業問題。鄭文福參與過包含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動漫展,他表示,多數國家的動漫展都會和同人活動結合,做一個整合性規劃,但臺灣卻沒辦法。

 

同人誌內容包含二創和原創,而臺灣的動漫文化深受日本影響,二創作品通常由日本動漫衍生。雖然日本動漫出版社對其國內二創有一定的包容度,認為亦能帶出原作本身的知名度。但由於臺灣出版社為日本動漫代理商,對於二創作品是否在日方版權許可範圍內,較難認定,因此多年來,CWT 和主辦漫畫博覽會、台北國際動漫節的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簡稱「漫協」)合作上較為不易。

 

儘管漫協曾經想在自家活動中規劃一個區塊給 CWT 的「原創」作品,但對鄭文福來說,漫協提供的攤位數,並不足以撐起一個完善的同人氛圍,且整體和主辦方的策展關聯性不高,因而婉拒。而漫協主辦活動定期在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進行,兩個場地皆設有競業條款,規定某單位活動的前後兩個月,不得再承租給同類型活動,除非取得該單位同意。由於動漫相關活動主要參與者為學生,時間以寒暑假為主,因此這項規定也造成了在世貿或南港展覽館租借上的困難。

 

然而,CWT 即將迎來 20 週年,鄭文福想舉辦一場大型慶典,邀請曾經參加過 CWT 的創作者們「回娘家」,「我們大概辦了一百多屆,累積有一百多本場刊,光封面主視覺就是一百多個社團的創作,希望把他們都找回來聚一聚。」為了實現這個心願,他提前在2020年開始洽談場地,終於順利訂到 2022 年 12 月的台北世貿中心舉辦 CWT 20 週年慶。無奈疫情爆發,各類活動相繼取消,無人能預料明年的發展。

 

 

 

 

潮流轉變 , 從同人轉往原創角色IP推廣

 

向來以漫畫、小說等同人本創作為主的 CWT,近兩、三年出現商品化的走向,攤位出現愈來愈多手機吊飾、資料夾、口罩套、小型壓克力人形立牌等圖像周邊小物,同人本數量大減。

 

CWT 歷經多次轉變。最早是以布袋戲為主,鄭文福說 CWT 初期靠著布袋戲族群撐起場面,「那時候的攤位,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布袋戲創作者」,布袋戲形塑了台灣同人文化與日本區隔的本地特色。再後來,有一段時間風行原創輕小說,以奇幻類為主,如同人圈三大天后──護玄、御我、水泉的作品。以往只佔少數的周邊攤位,如今躍升主流,購物風氣漸盛,原有同好之間彼此交流、討論作品的氛圍變少了,讓一些資深社團、參與者感到可惜。

 

同人本數量降低和大環境變化有關,當代流行主題來得快去、去得快,二創作品完成時,可能風潮也過了;紙價上漲,印刷成本提升,又遇到疫情衝擊,下一場販售會不知何時到來,使愈來愈多人轉往網路發表作品。鄭文福說,以前有人可以一場活動賣幾千本,現在能賣到三、五百本都算很不錯了。

 

在這波商品多元化的趨勢中,鄭文福觀察到原創角色 IP 社團漸增,他於是與「九藏喵窩」創作者陳仲君一起成立「臺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簡稱「角協」),推動、協助創作者從單純的圖像 IP 創作,轉化到「角色品牌經營」,為圖像塑造個性、注入故事。

 

 

圖片來源:台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

 

 

 

 

角協近年也與文策院合作,將國內原創角色IP帶往國際,迄今已帶隊參加日本授權展、上海授權展,包含「美美 × H.H先生」、「KURORO 宇宙探查隊」、「麻吉貓」,和冒險手遊《OPUS:地球計畫》等作品,都在參展之列。今年 11 月則在台北地下街舉辦原創IP主題展,角色玩偶快閃現身。

 

不僅角協,這些年來鄭文福陸續推展了「台灣 COSPLAY 藝術推廣協會」、「台灣原創獨立創作推廣協會」,過程中不乏個人資金,憑一己之力到處找資源,「希望利用個人和圈子的人脈,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

 

另一方面,這二十年來,鄭文福也不曾離開殯葬業,除了公會之外,更經營個人公司持續投入新竹市殯葬環境的改善。鄭文福多投入在 CWT、角協,殯葬業務則交給員工穩定執行,「雖然感覺很跳 tone,但兩樣事業的本質都是以服務為主,對我而言沒有太大影響。」

 

多數人在鄭文福這個年紀時開始規劃退休,但大俠對臺灣動漫圖像的發展有著滿滿的想法,滔滔不絕向我們闡述各種工作計畫,言談間讓人完全看不出快要耳順之年。大俠鄭文福說,「我的私心就是希望臺灣創作者能被國際看見」。

 

 


 

 

 

(本文感謝 CWT 資深參與者 ZH 提供經驗諮詢)


 

參考資料:

張詩芸,2006,〈第四章、台灣同人誌次文化的全球在地化發展〉,《次文化經濟能量之展現:論台灣同人誌的在地變遷》,頁61-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分享:

寫「沒人在乎」的東西,把命案清潔師的「空白」填上—— 《成為怪物以前》作者蕭瑋萱 X 版權經紀人譚光磊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寫「沒人在乎」的東西,把命案清潔師的「空白」填上—— 《成為怪物以前》作...

2024-10-15

舉頭望OO:周東彥的XR找什麼?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舉頭望OO:周東彥的XR找什麼?

2024-10-01

抵達現場,把故事說給世界 ——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雙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抵達現場,把故事說給世界 ——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