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al Forum)在2020年對外公開發布的疫情影響及政策報告中,將疫情對文創產業的影響程度和面向大致區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
- 疫情剛爆發時,封城和移動限令導致人們無法群聚和旅行,直接造成遊客減少、生產停滯和店面場域暫時關閉的負面影響,部分活動和產製作業暫以數位形式遠距進行;
- 中期時,移動和群聚禁令對文創產業帶來嚴重影響,如表演場館關閉而無法正常演出,觀眾退票帶來的收入損失,自營藝術家失業,文化產業整體產製和技術開發產生中斷現象;
- 長期的疫情影響則對文創產業帶來系統性改變,例如:許多文化的有形資產和基礎建設可能產生永久性損失、展演場域的用途也須重新規劃、文化產業的失業人數一直攀升,而需求不振的狀況除了衝擊中小企業,也使得產製的技術因缺乏實作而退步甚至佚失。
疫情爆發以來,歐洲已歷經封城、解封之循環,受疫情影響的時間較台灣長遠,各國/地方政府在各階段的因應策略也有所不同,或許可供台灣借鏡,研擬除金錢援助外的紓困方案。
經盤點後發現,在疫情延燒的短期階段,地方政府仍以金錢紓困援助文化內容產業為主,中期時因為產製過程和展演被迫以數位方式才能進行,政府除了提供補助、免息貸款、行政調適外,還特別加強推動活動數位化;長期階段,各國則出現修法、公共空間開放,及投入長期資金以協助整體文化產業的方案。
短期:以金錢紓困為主
短期的紓困方案重要範例如法國巴黎為文化產業自營者和藝術家提供失業保險津貼,保障其無工作時的開銷;葡萄牙里斯本自2020年4月對在市政空間經營的文化機構和自營藝術家免除到2021年6月30日的租金;以及英國愛丁堡成立The Open Funding,提供補助給藝術家,讓其在疫情期間設想新創作方法,並且支持其長期創作。
中期:補助、免息貸款、行政調適、推動數位化
中期的紓困方案則很多元,如義大利米蘭市政府提供200萬歐元(約67.48億新台幣)的Culture Plan方案,給小型、沒有受到文化部補助之表演藝術產業,以及英國愛丁堡在2020/21年度提供約469萬英鎊(約1.8億新台幣)的額外補助給愛丁堡藝術節等全年度營運單位,便是以補助為主。
瑞士蘇黎世則是提供藝術機構免息貸款;丹麥則實施「疫情最嚴重的三個月內,政府負擔文化機構75%的薪水,公司負擔25%;政府保障7成核貸給營收下降50%的微型企業;員工染疫隔離或住院時,政府負擔全額薪水;為避免企業解雇員工,企業可以放無薪假,此時員工薪水由政府補貼」的行政調適措施。
而芬蘭赫爾辛基「啟動Art Gifts計畫,主動搜羅市內各表演者的表演並上傳到平台給大眾觀看,政府則每日擇20位演出者給予演出費」,與瑞士蘇黎世公共廣播組織SRF Kultur「主動蒐羅所有文化產業的數位活動並置於其線上平台免費宣傳」則是不約而同在加強推動展演活動數位化。
長期:修法、公共空間開放、投入長期資金
長期則看到影響深遠的修法─—波蘭華沙修正了《電影攝影法》,開始允許電影在VOD平台和互聯網上首映,同時修正《影視獎勵法》,延長補助認列期限並簡化影視作品申請財政支持的程序;開放公共空間─—義大利米蘭發布《Milano 2020: Adaptation Strategies》,規劃疫情後開放更多公共空間供文化產業使用;以及瑞典今(2021)年投入約40億台幣在文化基礎建設(音樂廳、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私人檔案館等)的長期發展資金。
轉變的契機:數位化與合作機會增加
雖然疫情為文化內容產業帶來嚴重衝擊,卻也未嘗不是轉變的契機。像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在疫情期間閉館,卻推出線上觀看平台 Nightly Met Opera Streams,每日安排播出過去十四年曾播出的節目,在疫情期間觀眾人數反而成長了15倍,吸引了20倍以上的新觀眾;或如中國南京九家博物館聯合推出「居家遊博物館」,透過短影片、直播、360度全景等方式提供文化內容在疫情期間推動線上導覽,便是第一個契機─—數位化。
第二個契機則是合作機會的增加,例如奧地利維也納在原有的夏日藝術節之外,額外邀請藝術家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演;日本東京都提供課程,讓藝術家學習進行新媒體創作;德國Berlin Club Commission跟音樂館Holzmarkt合作舉辦音樂會,提供以20歐元購票進場的消費者可在當地醫療中心進行快篩,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與研究機構TNO和文化機構合作,以數據和AI技術模擬規劃人群移動的路線和到達離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