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產業諮詢會

2021-04-19

產業諮詢會
台灣漫畫產業諮詢會

Size:

台灣漫畫產業諮詢會

時間: 4 月 19 日 上午10點00分

地點:文策院 108 會議室

文策院出席人員:丁曉菁董事長、盧俊偉副院長、瞿筱葳處長、謝一麟組長、蘇韋菁組長、温淳雅、彭示馨、張聖玉

 

出席人員:蘇微希、蘇碩斌、李衣雲、陳清淵、王佩迪、羅禾淋、劉定綱、陳怡靜、林芷湲、江美云、張曉彤、漢寶包、楊双子、李隆杰、簡嘉誠、張季雅、薪鹽

 

第一輪

 

蘇微希 理事長:

  1. 文策院作為輔導單位,希望由資深編輯(10-15 年以上)來協助編輯及漫畫家提案
  2. 增加兒童向的教育漫畫題材
  3. CCC目前稿費合理(文史題材),外包編輯以 1.5 /月去計算
  4. CCC平台目前很好

 

蘇碩斌 館長:

  1. 保留文史知識轉譯與專業編輯精神,更有效整合創作者與知識提供者。需要適度改變體制,納入規範與考核,找到折衷辦法,協助更有效與市場接軌。
  2. 具有人設及世界觀的文史題材,可與文學館嫁接
  3. 文策院是行政法人,不是保障個人,希望政府投入的前端作業,包跨知識提供、專業編輯等,讓機制在每產品中都獲利
  4. 平台建議收費

 

李衣雲教授:

  1. 文策院需要漫畫輔導機制,由 10 年以上資歷且具經驗的編輯組成,了解漫畫出版流程,協助漫畫家提案,且把關審核提案,並媒合出版社、責編。 需培育轉譯人才
  2. 跟台灣有關的題材,創造具台灣價值題材的漫畫
  3. CCC 平台為總平台,一部份給文史漫畫,其他一部份讓給商業出版社刊登台漫

 

陳清淵 執行長:

  1. 缺乏編輯及編劇培育的課程,使漫畫更有深度厚度。
  2. 透過提案或比賽,成為助手團隊,協助現任漫畫家做漫畫質跟量的精進
  3. CCC 商業化很好。CCC 作為公共的平台,可以廣納整合各出版社的作品
  4. 責編要是一個團隊,稿費及編輯費用可以獎勵機制去進行。
  5. 收費是趨勢

 

王佩迪 教授:

  1. 重新調整 CCC 架構,由資深專家進行把關機制、媒合、培育
  2. 除文史轉譯之外,扶持產業需要廣納更多類型題材
  3. 同溫層太厚,曝光率推廣不夠,贊成各個出版社有機會使用平台,推廣台漫

 

羅禾淋 教授:

  1. 強調平台公共性得重要
  2. 朝向公共電視的機制,由現有組織架構擴充,由專家組成的主題機制
  3. 編輯人才培育可以參考國藝會機制

 

劉定綱 總監:

  1. 公部門投資的分配優先順序為關鍵。 最大眾商業的是1,文史艱深的是7 ,目前 CCC 偏向 6-7(鎖定同溫層),為品牌形象,轉向公共性需要走向 4、5 ,加深故事性,台灣元素做為娛樂化的催化劑 ,為了擴大市場群,仍需做1、2、3 ,與商業出版社嫁接。需要這幾種類型的編輯和企劃主導

 

陳怡靜 編輯:

  1. 編輯和漫畫家都需做採訪與田調,不能單靠參閱文獻
  2. 沒有題材的限制,好故事都是戰略性的好題材
  3. 商業市場不健全,不存在合理稿費及產業正反意見
  4. 需要CCC公共平台化,讓出版社加入,仍需有作品的把關

 

林芷湲 編輯:

  1. 薪資及良好工作型態和流程吸引漫畫編輯人才,編輯師徒制不是良好的流程
  2. 資深編輯團隊需要是綜合的企劃性人才,遴選方式: 考試
  3. 建議培育人才課程方向為:類型分析研究、編劇、分鏡處理
  4. 不需要強調文史題材,先有故事再加文史

 

江美云 編輯:

  1. 漫畫家專注於漫畫構思,讓編輯協助庶務,爭取輔導金出書
  2. 贊成設立國家級漫畫共用平台,讓各家出版社刊登,有助於漫畫生態發展

 

張曉彤 編輯:

  1. CCC 喚起本土意識是其功勞,仍面臨商業度不夠問題。文史不能亡,要增加商業性,需從內部思維及編輯等去改變
  2. 缺乏編輯人才,如何取得師徒制和機制化的平衡? 助手團隊的培養也重要

 

漢寶包 老師:

  1. CCC 的 DNA 是文史轉譯者,在商業上有難度,勢必要調整,找到突破口。因 CCC 的品牌已經很明確,若商業化可考慮改名,商業與教育做個區隔
  2. 責編為重要的存在,國家力量在責任編輯培育上助攻,但需要小心以免流失作者

 

李隆杰 老師:

  1. 要商業化就應該換品牌名,CCC 可為文策院的平台類別其中之一或子牌
  2. 目前的編輯有3人是從一開始就一直在 但來到TAICCA一年就離開了 那接任的人若沒有傳承 就不再是CCC

 

楊双子 老師:

  1. 讓漫畫編輯只做漫畫,與其他專業人才分工合作
  2. 第 2 次作者諮詢會還是要舉辦,提出信任的新編輯名單、說明組織重整和簽約機制
  3. 台灣元素跟價值不等於只有台灣文史,台灣趨勢發展議題都算是台灣元素
  4. 稿費不健全,相對於業界,CCC 稿費高,而相對健全漫畫體制下的韓國,CCC 稿費低
  5. 平台做出專區的區隔(既有平台維持+商業化專區),出版社加入。平台進一步走向公共化需有助於台灣漫畫讀者的培養

 

簡嘉誠 老師:

  1. 需要培養好編輯的制度, 編輯很大幫助準備資料、看分鏡、轉譯、了解分析各種類型。
  2. 編輯工作分流: 行政上編輯及漫畫製作編輯。行銷上需政府給力扶持

 

張季雅 老師:

  1. CCC 編輯早期對台漫推廣非常重要,聚集了第一批的同溫層讀者,文史的 DNA 非常重要,不可抹除,商業轉型對於這方面需要納入考量
  2. 透過學校,成為一個進入台漫的入口

 

薪鹽 老師:

  1. 思考 CCC的定位, NHK 還是 NETFLIX?
  2. CCC 編輯待遇福利很好,希望可以把這些資源也發放給一般外面的編輯

 

  

第二輪

 

李衣雲教授:

  1. 由資深編輯、學者、編劇等組成穩定長期的核心單位,協調或審核提案,包含媒合、轉譯等其他作業, 最終對接商業
  2. 把文史資料轉譯成具故事性才能吸引讀者

 

蘇碩斌 館長:

  1. 希望在新機制裡仍有 CCC 的精神,保留 CCC 文史轉譯 DNA
  2. 平台不該全免費看,以主題式方式推廣作品,讓更多類型作品有曝光機會

 

蘇微希 理事長:

  1. 投資本身也需要審核、評估,文策院投資漫畫時,希望能有負責協助投資者評估作品的團隊或負責人(具漫畫相關領域專業)

 

楊双子 老師:

  1. 新編輯部要有一個對作者的窗口,處理庶務相關作業
  2. 舉辦第 2 次創作者諮詢會

 

劉定綱 總監:

  1. 打造具故事性的 CCC 品牌,把關每個提案作品,規劃分配 (1234567) 類型的比例
  2. 思考 CCC 品牌人設與其他平台夥伴的關係。

 

張曉彤 編輯:

  1. 新機制建議針對不同類型來進行詳細分流(文史/BL商業等)
  2. 再詳細討論執行方法(產出方式如何對接市場)

 

林芷湲 編輯:

  1. 文策院能否與出版社合作,訂立預算總額、每年出版數量 ,扶持出版社在平台上可自行上架作品。文策院組成放貸組 & 行銷組
  2. 考核標準是必要的,分析作品能被延伸開發的性質
  3. 平台知名度低,行銷人才的重要性

  

羅禾淋 教授:

  1. 需與漫輔金作出區隔,評審和編輯具流動性( = 公共性 ),了解市場趨勢,訂定主題性
  2. 編輯工作更專業化

 

張曉彤 編輯:

  1. CCC 前端取材和轉譯難以被取代,CCC 的 SOP 可以保留下來,成為一個固定、被複製、傳播的製造過程。

 

王佩迪 教授:

  1. CCC 應該是在 TAICCA 整體漫畫系統下的一支,投資需要具機動性且固定的把關的 TEAM 來執行,由了解市場趨勢的專業漫畫市場專人、漫畫編輯組成,提供提案者市場資訊
  2. 平台接下來如何營運?希望營運小組具行銷推廣能

 

楊双子 老師:

  1. 由誰組成新的編輯工作小組?能否有位總編輯?
  2. 舉辦第 2 次創作者諮詢會

 

陳怡靜 編輯:

  1. 難以挑戰投資長篇作品,建議提供多項選擇,如長篇的評估和單冊的評估
  2. 開發經費的上限
  3. 品牌定位?
  4. 平台不能免費,檢核機制(質和量)

 

薪鹽 老師:

  1. 不同平台都有自已各自的讀者,可在原有的讀者上去累積

 

張季雅 老師:

  1. 能否提供合約簽約時程?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