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內容趨勢 x 動畫特效演進 國際專家分享最新技術、疫情後對生態及製程的影響

2020-11-20

新聞
未來內容趨勢 x 動畫特效演進  國際專家分享最新技術、疫情後對生態及製程的影響

Size: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於 18 日在寒舍艾美酒店舉辦「TCCF 國際論壇」,針對未來內容、視覺特效內容製程,邀請國際重要講師、國內創作者及產業重要人士與談,分享表演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成果與未來可能性,以及當今的國際特效產業最新技術、疫情後對生態及製程的影響。

論壇主題「未來內容已來:數位藝術的社會實驗室」中,邀請美國知名數位藝術創作團體 「FuturePerfect」 的創辦人與藝術總監 Wayne Ashley 與 Xander Seren 分享。「FuturePerfect」 是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跨界創意工作室與團體研究室,在數位媒體、視覺藝術、現場表演和新興科技中打造獨一無二的體驗,他們以表演藝術與科技交會點為題,分享他們過往將表演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成果與未來可能性,並邀請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及數位藝術家林珮淳與談。

 


 

Wayne Ashley 以 2009 年「FuturePerfect」的第一個參與性計畫《ZEE》為例,說明表演現場引發了三位參與者產生抽蓄、幻覺和暫時記憶喪失的情況,因而立即送醫,同時,也引起了數百名參與者的興奮跟恐慌。」他強調,當觀眾進入滿是迷霧的房間時開始放由藝術家控制的閃頻燈,速度、強度跟顏色,這樣的不穩定性產生奇怪的效果,大腦的架構因為被這樣的閃燈所刺激投射到視網膜產生視覺的脈動-曼陀羅。這樣的藝術形式僅在觀眾個人的腦中進行,難以被旁人記錄,稱作為大腦的戲劇化。Xander Seren 也補充說明,「團隊的演出重視跨界、玩、不確定性,也非常重視深思和批判性的思考,希望讓團隊能勇於承擔風險、能夠創新,也能持續有新方法跟觀眾溝通。」

另一場主題為「視覺特效內容製程革命」,邀請兩位活躍於國際特效產業中的專業從業者 Paul Debevec 與 Chris Edwards 分享經驗。Paul Debevec 為 Google 研究團隊資深科學家,於 2002 年發明使用源自真實環境影像而形成的 LED 照明技術,曾被大量使用於好萊塢大片之中,如《駭客任務》、《蜘蛛人2》、《阿凡達》等。而 Chris Edwards 是國際知名特效公司 The Third Floor 創辦人暨執行長,近期曾幫《黑寡婦》、《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小丑》、《阿麗塔:戰鬥天使》和《蜘蛛人:返校日》等製作特效,這場論壇也邀請 Glassbox Technologies 創辦人暨執行長 Norman Wang、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及國研院國網中心藝術科技運算組組長郭嘉真一同參與討論。

 


Paul Debevec 指出,在後疫情時代,必須保持社交距離,「虛擬拍攝就是很好的方法,因為演員可以分開拍攝,拍攝完畢再把演員放在相同的場景之中,也就是說把真實環境、資訊帶到光線裡面,人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他在會談中,還特別播放一段影片,一個演員儘管沒有到萬神殿現場,只是在 LED 面板前假裝走路,旁邊有光影在動,最後再與真實場景做合成,就會變得非常寫實。這樣的作法相較於過去不知道自己在哪、只能在綠棚前面表演的演員來說,更是一大助力,導演導戲也能增加樂趣,讓畫面更為生動。總結來說,運用真實環境影像而形成的 LED 照明技術,能讓觀眾觀看的角度變得多元,拍攝也更具有彈性,讓各種角色都能出現各種虛擬現場,如此一來,戲劇張力能夠加強、拍攝更有效率,也能用更少的預算做出更好的效果。

Chris Edwards 則補充:「不管是實景拍攝或奇幻場景,我們都可以用大型素材庫來打造,而且多年累積的環境、主角、群眾和效果,都可以重新排列,完成導演心目中想打造的世界。」這樣的技術,不只是運用在電影、電視、廣告、電玩中,就連主題樂園、購物中心的建置也能透過視覺預覽,幫助業者、當地政府等相關機構,預先掌握資訊,把想像具體化,便於溝通以及對焦未來。此外,這項技術不只幫助後疫情時代的創作,也打破傳統創作方式和限制,帶來全新的創作能量、打造強又多彩的內容。

文策院國際論壇議題有科技思考面,也以人為核心。

歡迎關注文策院官方 Youtube 頻道直播並發問,後續也可回看,線上線下收看最新訊息: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xwPRzRoxpNXsWL7lqlyA

Share: